服务热线

15129367532

首页>> 前沿科技观察 >军民融合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不止“拨款”和“保险”

军民融合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不止“拨款”和“保险”

  时间: 2022-11-22      414     分享:


一、军民融合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征

(一)军民融合企业特征分析

通常所说的军民融合企业不仅拥有科技型企业所具备的基本特征,而且又因其本身所处的特殊环境条件需求下的发展阶段和成长环境而具有军民融合这一特性。

军民融合企业的基本特征有两个:

图片1.png 

(二)军民融合企业需求分析

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是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结合体,企业发展过程就是资源整合的扩展过程。以寻求人力、资金、物力、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要素为需求。发展过程中的军民融合企业既有常见科技型企业的共性需求,又有因其特殊身份和环境条件而具有自身的需求,大概可以总结为:

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高知识人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军民融合企业从事的多是科学创新技术的研究或是生产,部分企业从事军民融合战略前沿创新技术研究,如人工智能、超材料、量子技术、脑控技术等。这就急需相关技术的高精尖人才。

对硬件设施设备的需求:首先,军民融合企业几乎生产的都是军民两用高端产品,例如高端特种材料、民爆器材等军民结合型产品,该类型产品的生产必须对硬件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设施设备。其次,军民融合企业与普通企业不同,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有保密的要求,这就需要对生产经营场地进行严格控制,也需要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来完成。

对资金的需求:军民融合企业,尤其是民参军企业,存在前期经费方面投入较多致使资金压力较大,资金需求缺口较为突出等问题。而不同类型的军民融合企业在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不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资金需求。如生物医药学企业在固定资产和市场开拓方面投入较多,电子信息类企业主要在产品研发上资金需求多,服务类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市场拓展等等。


二、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一)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特征分析

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是涉及军民融合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其资金需求等一系列金融需求而提供的专业金融服务支持,由各种金融机构实体、人员、资源、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组合而成。

金融支持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具体表现为:

首先,充分发挥资源的配置功能。金融支持的军工企业科研开发能力强,更易进行军用技术的衍生拓展以及相应民用产品的开发。

同时,还可以有效扶持优秀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军品配套研发中,推动民用先进技术向军用领域的转化与应用,突出金融支持的实体经济主业,更充分地发挥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将金融力量迅速转为经济增长力量和国防力量。

其次,能孕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发展动力。实现金融从支持传统制造业向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变,有利于促进各类军民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孕育经济的新发展动力和增长点。第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金融支持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国防建设拓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纵观我国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图片2.png 

通过借鉴先进地区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实际状况,较为完善的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具有四个特性:

发挥集合力量。现代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其实就是对军工、金融、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市场、企业等多方面资源和力量的有效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打造规范、制度、法治化的现代金融体系。

发展配套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实质就是一次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的资源重新分配,这需要搭建专业的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来实现军民融合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常态化对接。通过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定期举办各类沟通活动(如银企对接等),促进了军民融合与金融服务的资源共享、优劣互补、信息互通,实现了军民融合企业、金融机构的互利共赢。

鼓励市场化的运作。关于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鼓励发挥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等方式,为军民融合领域加入社会资本提供了方式和保障,有助于提高资金交易和资产管理能力,推动了财政资金引导、市场化支持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形成。

专业化服务。军民融合企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金融服务需求区别于普通企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军民融合企业金融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能提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性服务。

(二)国内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通过对现有国内先进地区的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成果的研究,发现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较好的地区均依托着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或示范基地等。这些地区根据军民融合企业的具体特点,均成立了专业化服务机构或团队,包括成立了军民融合科技支行、担保公司、金融服务中心、军民融合小贷公司、保险支公司等专业组织,为辖内军民融合企业提供专业化、具体化的金融服务,针对性的解决军民融合企业的特殊需求。同时加大金融产业创新,通过创新性产品和融资方式,多元化、多渠道地解决了军民融合企业的金融需求。同时搭建专业化平台,为军民融合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银企对接形式常态化。

2、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扶持方面。

纵观金融服务体系先进地区,典型做法是出台相关系列政策,完善政府服务体系,通过设立引导基金、财政奖补、风险补偿机制等手段,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军民融合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之中。

(三)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政策性问题、军民融合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信息获取不对称,易导致金融机构与军民融合企业沟通不顺畅。由于军民融合企业保密工作的要求,导致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不能获取有效信息,信息获取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与军民融合企业无法有效沟通,金融机构无法切实了解到军民融合企业的科研需求、产品采购等需求信息,尽而不能切实可行地解决军民融合企业真正的金融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式与产品。

二是金融服务体系顶层调控手段滞后,军民融合领域投融资渠道较单一。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重点围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军民技术结合、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建设,在资本融资、投资补助等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总体来看,金融业支持发展稳步有序开放,逐步形成了较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仍以国有商业银行占主体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为主,金融市场调节手段滞后于市场发展需要。随着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服务相关政策的落实过程中,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在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带有“有色眼镜”,因信息获取不对称,过于关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规模类型等因素。而其余金融机构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中,因无相关政策制度的规范和可遵循的固定模式,出现“想投不敢投、不知如何投”的问题,致使军民融合领域投融资的渠道较单一,部分规模较小的军民融合企业难以获得有效地资金支持。

三是金融监管体系的错失和无效运行,导致军民融合领域融资风险的加大。

四是资本布局和金融服务平台不均衡,军民融合领域市场资本有效供给不足。军民融合企业区别于普通企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军民融合企业的发展有一个较长的可持续发展时期,且需要巨额的研发资金投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事关国家安全发展的大局。军民融合企业在其商业运作、市场规模、技术发展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许会面临投资、市场、技术、法律等多重风险,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健全的、系统的、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给予保障。虽然我国已有多种类型的资本市场,但军民融合企业的市场资本有效供给仍然不足,其发展还是离不开各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内部地区,虽然其军工资源丰富,但制约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因素依旧很多,难以切实有效发展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


三、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表1 国外地区军民融合企业金融服务主要模式

3.png

美国、德国、日本及俄罗斯虽然采用了不同的金融支持方式以帮助军工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但本质均是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图片3.png 

美国军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支持机构由大财团、机构投资者与公共基金共同作用。一是美国大财团对五大军工创建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大影响力的大财团,他们一方面为所掌控的军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影响国家政策,帮助军工企业获得生产订单。二是随着军工企业自身的规模、实力等不断发展,企业能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银行、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公共基金的投资。随着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公共基金对军工企业的影响也不断加大。

德国实行全能银行制度,银行在企业的经营治理结构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德国的银行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主要体现为三种主要方式:一是银行对企业直接投资,通过股权等方式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管理中;二是管理者的关联,将金融与工业密切联系起来。三是由银行与企业共同作为出资人,新设成立企业。通过上述三种方式银行的参与,银行既能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又能作为企业的债权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等多种方式银行可以获得了表决权。依靠获得的表决权,银行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获得主导地位,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办法。除此之外,德国政府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保障,包括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保证银企间的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日本的军工企业主要通过直接融资手段,靠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绝大多数的军工企业都会依托某一家银行,并且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日本的金融机构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满足军工企业的金融需求:一是实行贷款优惠利率。日本银行多数对军工企业实行“倾斜金融”的政策,尤其是政策性银行以期限长、利率低等方式满足军工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日本社会上民间资本数量大,政府积极引导这部分资金的投向,引导向其军工企业投入,既能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又能满足军工企业的资金需求。

俄罗斯的金融支持模式主要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俄罗斯通过发展证券市场以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创建的金融体制也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一方面通过设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来促进全国科学技术的创新。最为出名的三大基金分别是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科技领域小企业发展基金和联邦生产创新基金。另一方面成立了众多的基金会,目的同样还是促进俄罗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


四、国内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国外金融支持军工企业发展开始的很早,也很有经验,尤其是军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广泛、银行深度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都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对我国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是银行在金融支持军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银行作为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了军工企业的经营活动,将金融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二是军工企业的融资渠道广泛。在国外,军工企业融资不仅仅单纯依靠银行的信贷支持,也能通过自身规模、实力的发展获得直接融资,获取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公共基金的投资。三是有充分的政策保障。国外政府对金融支持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保障,包括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成立专业基金等方式,对军工企业提供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我国先进地区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专业化建设。先进地区多家金融机构挂牌成立了专营机构,包括军民融合科技支行、军民融合保险支公司、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中心、军民融合小贷公司及担保公司等专业组织,以满足军民融合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助推军民融合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创新。先进地区金融机构先后推出“军工采购贷”、“军民项目贷”等多种军民融合银行信贷产品、以及“军融保”等保险产品,以此有针对性地满足军民融合企业的具体金融需求。三是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文件、通过财政奖补、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大专项发展基金投入,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通过积极引导、强力激励、有效协调等行为,促进军民融合企业的成长和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效建设。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是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其他方式发展的重要政策保障。

鉴于军民融合企业具有“高知识、高科技、轻资产”的显著特点,我国金融机构现有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目前的产品往往并不能满足军民融合企业的金融需求。这就急需金融机构对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的不断创新。二是拓展军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除银行外的金融机构,包括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在为军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作用。三是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在任何时期和国家地区中,政府在区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他们扮演着经济社会中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推动者。政府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由国家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政府通过政策制度创新为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顾梦琛, 李政.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探讨——基于案例的质性数据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1(5):5.

[2] 董岩辉. 科技金融在军民融合产业投融资中的运用[J]. 财会通讯, 2021(16):4.

[3] 来音, 李婉丽, 张鸿. 基于军民融合生态体系的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21, 39(5):5.

[4] 王波, 汪玉琴. 中国军工企业融资的结构性问题与市场化改造[J]. 现代管理科学, 2020(2):3.

[5] 管祝. 广元市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西南科技大学, 2019.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来源:同道智库,作者:刘文),或关注公众号“同道智库”查看原文

上一篇: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2年度第四批秦创原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需求的通知

下一篇:军工通信行业专题报告: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速,关注军工通信机会

留言